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1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231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海外媒体热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发表日期:2011年10月5日   出处:人民网        【编辑录入:飞沙

    美国:中国太空发射缩小与美差距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FT1火箭成功送入太空的画面一经播出,立即在美国媒体引起反响。

  美联社报道称,9月29日,中国发射了为建立未来空间站奠定基础的天宫一号,它显示了中国在未来10年中成为空间探测强国的决心。中国计划发展的空间站在完成后大约60吨,小于16国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中国多次提出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但是每次都遭到回绝,主要是因为来自美国方面的反对意见,这促使中国决定采取自力更生的战略。还未命名的空间站是中国空间探索中最具有雄心的工程,中国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登陆月球,也许将是宇航员登月。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太空专家琼·约翰逊-弗里斯表示,从技术上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发射与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双子星座计划(Gemini program)相当,中国计划发射的次数少于当年美国该计划中发射的次数,同时中国每次发射要比美国当年每次发射的进步更大。她认为,在美国双子星计划完成40多年后,中国具有的优势是其载人太空飞行计划不需要从学习曲线的最低端开始。但中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还有面临许多的挑战,其中包括远程控制对接,美国是通过飞船中的宇航员的人工操作完成对接的。此外用于发射重达20吨的空间站部件的长征5号火箭还没有经过测试。

  当地一家媒体在题为《中国太空发射缩小与美国差距》的文章中说,当中国发展太空计划的同时,美国却缩减了日常载人飞行计划。中国此次发射天宫一号让中国加强了与新兴国家如印度、伊朗和韩国在投资发展火箭和对接技术竞争中的领导地位。

  美国工程2049学院执行主任马克·斯托克斯认为,美国应当在不帮助中国军事发展的前提下寻找与中国合作的途径。他表示,太空技术是衡量国家能力的尺度,如果太空探测能够给中国更多的信心、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自豪感,那么发展太空技术将比其他技术更具优势。

  俄罗斯:下一个空间站将属于中国

  本报莫斯科9月29日电(记者张浩)天宫一号的顺利升空受到了俄罗斯媒体的高度关注。9月29日,包括俄新社、塔斯社、《俄罗斯报》、俄罗斯新闻频道等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

  俄新社甚至在天宫一号发射前就开始了跟踪报道。在天宫一号升空前的9月28日,俄新社驻华记者就从酒泉发出一篇报道,除披露了天宫一号的重量、直径、轨道等各项技术参数外,更是在俄罗斯媒体中率先披露了“中国将在11月底前进行第一次无人驾驶航天器对接”的消息。

  塔斯社在天宫一号发射半小时后也在其网站上迅速登载了《中国成功发射无人驾驶航天器天宫一号》的文章。该文不但数据翔实,同时还分析了中国载人航天分三步走计划,认为“第三步就是建立空间站,这是必然的结果”。另一家俄罗斯主流媒体《俄罗斯报》几乎也在发射同时在网站发表了《中国发射首个空间轨道实验室模块》的文章。该文大胆预言:“在国际空间站坠落后,下一个轨道空间站将属于中国,这是完全可能的。中国或许是世界上唯一既有能力又有热情去入驻太空的国家。”

  英国:中国航天技术进入新时代

  本报伦敦9月29日电(记者刘海英)北京时间9月29日,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此次发射也引起了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早在天宫一号发射前,英国媒体就给予了很大关注。英国主流媒体如《金融时报》《每日电讯》等,都进行了相关报道。在9月21日中国确定发射日期后,《金融时报》即刊登文章进行了介绍,称中国正在走出建设自己的空间站的第一步,这也是中国跟随美俄步伐,成为太空强国的一个标志。文章称,在美国太空项目经费大幅削减,航天飞机亦刚刚退役之际,中国的空间站计划尽管会面临技术挑战,该项目会使中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而天宫一号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象征。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后,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卫报》《每日邮报》等主流媒体网站都及时地推出了相关报道。BBC网站刊登报道称,天宫一号发射是具有重大地缘政治意义的大事件,其意义堪比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德国:这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国家

  本报柏林9月29日电(记者李山)9月29日,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乘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德国媒体普遍对此予以了关注和报道。

  其中,德国新闻电视台NTV报道了发射的过程,介绍了天宫一号,以及将与日后发射的无人驾驶飞船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等情况。报道提到了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包括探月工程等。报道还援引美国传统基金会专家成斌(Dean Cheng)的分析称:“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接演习的经验。中国还从来没有把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中)结合在一起。这个风险是巨大的。”

  《明镜》在线的报道称,中国目前已经有6位航天员成功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因此,发射天宫一号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设计这个目标飞行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演练空间对接,这是中国人继续开展后续太空计划,无论是探月飞行、建立空间站,还是探索深空的前提条件。

  《明镜》在线的报道还援引研究机构全球安全研究所专家查尔斯·维克话称,“这是一个自力更生的国家”,中国人在践行自己的格言,“你们能做的,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一样能做”。

  《德国之声》的报道称:“中国‘天宫’向宇宙进军,为宇宙空间站做准备。”报道援引澳大利亚航天专家莫里斯·琼斯的话说,中国离实现建造大的宇宙空间站还很远,“中国已经完成很多目标了,但是在他们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报道称,天宫一号其实只是一个微型实验室,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中国人为他们的“天宫”自豪。

  巴西:中国为太空站建设打基础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9月29日电(记者王帆)29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的新闻在第一时间被巴西几乎所有门户网站和主流报纸网站在首页显要位置或科技版头条报道。

  巴西环球电视台网站在报道中介绍了此次发射的具体情况,并指出天宫一号是中国在2020年前后建立属于自己空间站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为将来飞行器在太空中进行对接积累经验。

  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前,环球电视台网站的另一篇报道说,虽然中国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但中国正在逐步缩小在空间技术领域同美俄的差距。

  《圣保罗州报》网站报道说,中国领导人分别在北京和酒泉发射现场观看了此次发射,显示了中国领导高层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

  报道还回顾了近年中国成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成就,并指出这使中国继俄美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巴西主要门户网站之一的大地网援引各大通讯社报道说,几周后神舟八号将发射升空,并尝试与天宫一号进行太空对接,这是中国将直面的另一个技术挑战。


上一篇:专家解秘天宫一号太空之旅 可变轨躲避太阳风暴
下一篇:天宫和神八研制顺利 明年

 相关专题:

·天宫一号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5142]
 · 航天模型设计[13199]
 · 航天模型知识[12782]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229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