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环境一号”c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
“环境一号”c卫星作为我国首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可以在多云、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应用。除此之外,我国的科研人员还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集中式SAR体制、星载架构式可展开天线、星上双母线结构可供配电应用等诸多方面的技术突破,构建了我国星载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配套产品研发体系,实现了关键部组件自主可控,为我国合成孔径雷达轻小型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为后续型号的研制和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相关技术的大规模空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射之后,“环境一号”C星于2012年12月9日首次开机成像,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由此实现了星地链路连通,星地系统开始正常工作。
经过两年的测试应用,C星共获取对地观测图像6.7万余幅,科研人员通过这些图像,在洪涝、雪灾、滑坡、泥石流、冰凌、海冰的灾害评估与监测,典型地物识别,围网养殖监测、自然保护区监测等方面积极开展了众多应用能力评价和应用探索。2014年7月11日,卫星在轨交付,正式投入科研应用。
除了其本身的功能之外,“环境一号”C星还可以与2008年9月成功发射的“环境一号”A、B卫星组成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实现2~3天对全国覆盖一次的遥感监测能力。
这一环境卫星“2+1”星座的形成,可以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对灾情进行快速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与地面监测手段相结合,提高环境和灾害信息的观测、采集、传送和处理的能力,为提高我国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