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6日,苏联成功将“量子”2号专业舱发射上天。12月8日,在机械臂的帮助下,从前轴向对接口转移到径向对接口处与之对接。至此,“和平号”空间站复合体成了“L”形在轨道上运行。
“量子”2号舱全长12.7米,直径4.4米,重19.5吨。它的主要功能是扩展“和平号”空间站,并将其作为航天员活动通道和出入口。1991年1月,苏联首次启用这一舱口进行舱外活动。
作为“和平号”空间站的第一个径向舱,“量子”2号舱由气闸舱、科学设备舱和服务存贮舱三个部分组成主体结构。在气闸舱内装有压力调节装置、控制台、专用紧固件以及其他设备;在科学设备舱内安装了大量的科学仪器和新装置;在服务存贮舱则装有主控台与计算机相接,计算机担负飞行任务的接收、贮存和逻辑处理,并以控制指令形式传输给综合系统和执行机构。
“量子”2号舱入轨之后,极大地增强了空间站的技术能力。不仅添置了紫外线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射线光谱计、光学光谱仪和星座跟踪仪等大量的科学仪器和新装置,使得“和平号”成为更先进的观测实验基地,而且它本身还携带有两个输出功率6.9千瓦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大大增加了空间站上的供电能力。此外,还新增了淋雨和洗漱设备,可以用于改善乘员的生活条件。
同时,“量子”二号舱60立方米的有效容积使得活动空间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采用高新技术,减少了空间站上消耗器材的数量;采用控制力矩陀螺的稳定系统,减少了站上推进剂消耗;采用新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减少了水的供给。这一些装备的安装,技术的采用,使得由“进步M号”和“联盟TM号”运输的货物量中消耗性物资的比例大为减少。
|